農委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表示,這幾天調查發現臺東縱谷、臺東市區發現水稻瘤野螟危害,疫情恐有擴大趨勢,接下來幾天氣候不穩,呼籲農民即早防治。
臺東區農業改良場表示,瘤野螟多發生於水稻2期作,幼蟲啃食葉片表皮形成微細白色斑痕;2齡幼蟲後會將葉尖捲成筒狀 (又稱縱卷葉蟲),躲藏裡面啃食表皮與葉肉,族羣密度高時幾乎所有葉片均會受害。
遇陰雨時,幼蟲會另結新蟲包,擴大水稻葉片受害程度,尤其水稻進入孕穗期後,若葉片被啃食,將影響光合作用與養分的蓄積,嚴重時影響稻穀品質和產量,這幾天颱風恐影響天氣,應注意加強防治。
臺東區農業改良場呼籲農民,清除田邊雜草,減少成蟲棲息場所,降低遷入蟲源。合理使用氮肥,瘤野螟成蟲偏好產卵於較深色的葉片,因此調節氮肥施用量,可減少害蟲密度。
其他防治藥劑及方法可參考植物保護手冊,若有防治上的問題可洽臺東場植物保護研究室 (089–32511 0)或洽各區病蟲害診斷服務站,免付費專線電話0800069880。1020913